欢迎来到镇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官网!

新闻资讯 /news center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时政要闻

智能化浪潮下的新能源下半场

点击:236        添加时间:2023-12-19        来源:       

  经历了一轮高歌猛进的发展和市占率拓展之后,去年以来,国内新能源车产业链开启了新一轮的内卷,关于新能源车供给过剩的讨论不绝于耳。就在大众觉得新能源产业即将进入蛰伏之际,智能化的赋能又一次打开了这一产业的天花板,有人说,新能源智能化元年正在到来。倘若如此,不断内卷的新能源产业链又将展开怎样的一轮厮杀,未来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投资方向?我们一起来聊聊看。


蛰伏:供需的剪刀差


  去年4-5月份,汽车产业链供给端受疫情影响,在需求端受到了一定的压制;至6-7月份,需求积压叠加供给端的恢复,行情出现了明显的躁动,很多车企在供应链满负荷拉货来保供给,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去年8月份。8月份之后,一部分车企的订单开始了边际下滑,但车企对供应链的拉货却仍在持续,尤其是零部件供货超出了市场正常的需求,形成了一个产业链的剪刀差,也带来了去年汽车行业主机厂去库存的状态。所以我们看到很多汽车零部件以及车企,去年三季报业绩非常不错,但是相关板块却进入了一轮调整期。


转折:降价的导火索


  今年4-5月份,各大车企的新车型逐步落地,重新激发了市场的购买热情;特斯拉在年初的降价也成为非常关键的导火索,引发其他品牌的加入。这一系列动作的背后其实是车企在面对需求疲软时,通过价格下行去激发潜在购买需求的行为。从今年6月份到11月份,一些新势力车型的交付呈现势如破竹的状态,产品梯队也在逐步扩大。


  另一方面,智能驾驶在今年走到了一个时间节点。过去,智能驾驶技术只能做到在车道中居中保持或者在高速上定速巡航这样一些基础功能;6月份左右行业预期智能驾驶相关立法相对不远,这也让行情的发酵开始明显,以智能驾驶为主线的行情演绎得比较激烈,在这其中也出现了几款核心车型,它们能够先于法规(既能自己开,也能自己上匝道),将智能驾驶体现得淋漓尽致。


开启:智能驾驶元年


  6月份的第一轮导火索出现在城市NOA,在此之前,智能驾驶主要集中在高速NOA阶段,但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城市NOA加速,更多的车型附带了相关功能,车企的淘汰赛也开始加速。由新车型带来的需求回暖,叠加供应链大半年的库存消化,主机厂开始新一轮向下游拉货的行动,同时特斯拉从5月份开始价格止跌也给了市场一个强烈的信号,诸多因素叠加,市场开启了一波比较像样的行情。


  迄今为止,新能源主题已进入第二波行情,相比第一波更加猛烈。由华为所主导的遥遥领先开始,华为对智能驾驶的赋能激发了市场的想象空间,伴随着智驾包价格的逐步下降,30万左右就能买到一辆不错的智驾加四驱车型,也激发了市场的购买热情,根据部分车企11月份官方公布数据,定单量已超过10万辆,相比以往,这个数据是非常理想的。


  现阶段智能驾驶分作两个阵营:一是以华为为代表的自主崛起派,另一是以非华为阵营为代表的新势力派。大家对于华为产业链的投资热情很高,它对车企尤其是国企背景的车企的赋能也一度引发了国有车企重新归来的新局面。

在华为遥遥领先的赋能之下,其他车企基本处于跟进的状态,但第二梯队的差距并不算远。同时,有了华为的赋能,后续大家对于智能驾驶的投入速度可以放慢一些。另一方面,特斯拉近期也推出一个新的版本,预计会有开源的计划,如果这形成一个合作模式,就可以不断迭代算法,为后续发展和行情的演绎推波助澜。


展望:自主崛起的大趋势和更优的性价比


  展望明年,我们看到过去3-4年市场基本处于炒作新能源车的状态,从个位数的渗透率到现在40%左右,其间经历了非常快速的爬坡。在这个阶段,上游扩产幅度远远大于下游,所以我们看到上游电池厂,各种材料基本处于过剩状态,股价也早早见顶。下游端,其实还有持续渗透的空间。目前各车企相继推出20-30万车型,包括一些合资车企也开始发力,当然合资车企多数还是基于原来的油车平台在做,竞争力相对有限。


  自主崛起还是一个大的趋势,从SUV时代自主40-50%的市占率,到现在约50-60%的市占率,再到智能化时代国内新能源车企可能达到8成以上的市占率,叠加出海的趋势,国内车企大概率会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一个较大的比例。未来的空间很大,车系也会越来越密集,行业竞争的态势在加剧,价格向下走是大概率事件。


  目前经济整体复苏不是特别明显,居民购买力相对有限,新能源车企只有通过不断提高产品的性价比,才能够去激发市场的购买行为。对于明年来说,我们预计新能源车的渗透率还会往上走,但价格会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其次是智能化水平,随着国家对L3法规的逐步落地,责任料将从车企端逐步往个人和保险公司倾斜。从明年开始智能驾驶会进入渗透元年,智能化在5-10年内看不到天花板。对整个新能源车的大盘来说,可能会进入比较卷的局面,更多的投资机会会集中在一些细分行业上,不限于新势力、特斯拉产业链、遥遥领先的华为车企,需要进一步观察跟踪高频订单数据。

网络技术:北京网站建设